
期刊简介
《医学美学美容》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,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主管主办,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学术科技期刊。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,报道我国医学院校、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,介绍医学新理论,总结临床经验,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,为人类健康服务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4-4949,国内统一刊号:CN 61-1231/R。 曾用名:医学美学美容(中旬刊)、医学美学美容[美容师、瘦佳人、美颜志、财智、蜜(Me)] 栏目设置:论著、临床研究、综述、中医中药、医学美学、护理园地、病例分析、医疗管理、诊疗技术、调查分析、经验交流等栏目。数据收录: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》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》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期刊》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全文收录期刊》《超星域出版数据库收录期刊》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(CAJCED)统计源期刊》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(CMCC)收录期刊》等。第二、“本刊信息”的“基本信息”栏目需添加以下内容 增加官方网站:http://www.yxmx1992.com, 电子邮箱更正为:yxmx1992@163.com 定价更正为:30元。
副伤寒
时间:2024-12-05 14:22:43
副伤寒是副伤寒杆菌甲、乙、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。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。本病分布中国各地,常年散发,以夏秋季最多,发病以儿童,青壮年较多。临床上以持续高热、相对脉缓、特征性中毒症状、脾肿大、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。肠出血、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。
病因
副伤寒是副伤寒杆菌甲、乙、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。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。本病分布中国各地,常年散发,以夏秋季最多,发病以儿童,青壮年较多。
副伤寒
本病的病原是伤寒杆菌,属沙门菌属D族(组),革兰染色阴性,呈短杆状,长1~3.5μm,宽0.5~0.8μm,周有鞭毛,能活动,不产生芽胞,无荚膜。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,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。
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,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~3周,在粪便中能维持1~2月,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,且可繁殖,能耐低温,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,但对光、热,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,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,加热至60℃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,在3%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,消毒饮水余氯达0.2~0.4mg/L可迅速致死。
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,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。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,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。以少量内毒素注射于人或家兔静脉内,可引起寒战,发热,不适和白细胞减少,这些现象和伤寒病人的表现极相类似。伤寒杆菌的菌体(“O”)抗原,鞭毛(“H”)抗原和表面(“Vi”)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,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。由于“O”及“H”抗原性较强,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(肥达反应)以辅助临床诊断,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。“Vi”抗原见于新分离(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)的菌株,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,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。但抗原性不强,所产生的“Vi”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;当病原菌从人体中清除后,“Vi”抗体滴度迅速下降。“Vi”抗体的检出虽对本病的诊断无多大帮助,但却有助于发现带菌者。含有“Vi”抗原的伤寒杆菌可被特异的噬菌体裂解。利用“Vi”Ⅱ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,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。